第一法制现场: 12月9日,红兴隆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红兴隆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邹明晖作主旨发布,红兴隆分公司机关党委负责人、红兴隆分公司党委工作部代表、红兴隆分公司广播电视局记者,以及红兴隆人民法院各支部代表共9人参加发布会。
会上,邹明晖向与会嘉宾通报了红兴隆人民法院推进五型党支部、五型审判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
2020年,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红兴隆人民法院围绕“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从党建和审判团队工作入手,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型、廉洁型”五型党支部、五型审判团队创建工作,实现了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政治功能更加充分发挥、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更加充分有力的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审判团队的公信力。
一、实施背景
红兴隆人民法院有在册党员71人,分散分布在院机关和基层14个人民法庭,长期以来由于党建隶属关系尚未捋顺,党员所在党支部分散且所属党委不一,工作开展不均衡,影响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了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红兴隆人民法院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型、廉洁型”五型党支部、五型审判团队创建工作。创建工作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创建活动单位按照党支部和审判团队进行划分。党支部中院机关以原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牡丹江人民法庭主要以原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审判团队就近组合,四个人民法庭为一组开展创建活动。
二、做法和成效
(一)着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审判团队
深刻领悟“走在前、做表率”的总体要求,以“关键少数”为抓手,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通过严密部署、精心组织,适应不同时期学习需求。疫情严峻时期,受疫情及地域环境影响,支部成员无法聚集,学习主要依靠建立理论学习交流群,通过微信视频、记录笔记、群内主题讨论交流等方式,依托学习强国APP等官方平台,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共组织集体学习交流15次,每名干警记录学习笔记近万字;复工复产后,坚持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法院重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关政策规定、新颁布法律法规、相关案例。线上设立云讲堂专栏,涵盖政治、业务、廉政学习三方面内容,全年共开展线上政治理论学习11讲、业务学习18讲、廉政学习7讲;线下通过政治大轮训、领导干部上党课、红歌联唱、知识竞赛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对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全年累计发展预备党员1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7人。
(二)着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审判团队
深刻领悟“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职责定位,以“四服务”为主线,打造“服务型”党组织。
疫情期间,积极配合防疫办公室部署,下沉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值班和法律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复工复产后,围绕服务龙江发展大局,推进党支部工作、审判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结合垦区农业发展特殊性,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基层巡回审判,运用简案快审、繁简分流机制,以调解为关键,了解民情民意、梳理争议焦点,解决了人民法庭辖区农牧场(有限公司)一系列案件。截止到目前,巡回办案组共办理各类案件400余件,为辖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实现了案件的“质”“效”双赢,有力保障了辖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扎实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排查化解风险和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形成“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常态化,累计走访辖区37家单位和部门,召开座谈会6次,分发法律宣传单124份,发出征求意见函和问卷调查37份,及时解决民事纠纷案件9件。
(三)着力打造“创新型”党支部、审判团队
深刻领悟“创新决定出路、增添活力吸引力”的工作思路,以“红色文化引领成功”党建品牌为依托,打造“创新型”党支部。
保持党建工作、审判工作严肃、严谨、严格等底色不变,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红色文化引领成功”党建品牌。通过机关党委、“五型”党支部、审判团队共建,扎实推进“八个一”创建内容,创新自选动作,体现特色亮点,举办“弘扬红色文化 传递法治声音”红歌联唱活动、“翰墨赞盛世 丹青颂党恩”红色征文书画摄影比赛、“不忘初心展风采 公正为民铸法魂”主题知识竞赛,红色观影、红色书籍分享、红色党课、红色诗文朗诵活动,以扎实有效和深入持久的创建活动让党建品牌深入人心。依托“两微一网”新媒体平台,开设法院“红色文化”教育专栏,打造“红色传承”“红色经典”“学榜样”板块,把红色书籍、红色诗文、典型人物事迹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形成图、文、声、影并茂,全方位、多维度党建宣传阵地,推进“红色文化引领成功”品牌建设常态化。截止到目前,发布“红色传承”文章6篇,“红色经典”文章4篇,“学榜样”文章7篇,让干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教育。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