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贵州省文艺奖、首届贵州省文学奖获奖名单出炉,南明区对口相声《自驾奇遇》、散文《月光白白》、报告文学《一座城市的交响》及《“三线”背景下的个体》喜获殊荣,这如吹来的一股春风,进一步激发了南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南明区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润城,努力培育文艺精品,广泛开展文艺活动,创新创作了相声剧《贪官下场》《地名奇谈》、诗朗诵《纪检南明人》、花灯表演唱《大山旮旯要搬家》等优秀文艺作品;“听抗战相声 寻革命记忆”线上直播、“永远跟党走 红歌天天唱”展演、木偶剧《长征路上小红军》进校园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广受群众欢迎;连续十四年举办和谐南明书画展,茶乡风情歌舞展演已形成品牌。
此外,南明区还大力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提升建设工程,全区56个村(居)实现服务功能设施全达标;定期举办文化艺术培训及文化公益性讲座,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文艺素质和艺术水平。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目前完成了贵阳木偶戏、杨氏太极长拳、苗刀武术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文物保护工作也正有序推进,龙家寨井、王伯群故居、戴蕴珊别墅等文物保护单位已修缮完成。
登高远眺,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东风,在“强省会”吴年行动战略布局中,南明文化建设打开新天地,注入新动力,提出新要求。下一步,南明区将积极回应时代命题,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紧扣重大题材狠抓重点项目,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艺术精品创作,拓宽文艺精品惠民渠道,持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同时结合文旅商数融合发展趋势,创新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高显示度的文化南明标识,为推动南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