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法制现场-法制类综合性门户网站
  •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第一法制现场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报道

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以“三治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2020-01-02 18:38:27  来源:第一法制现场  作者:

“过去环境乱又脏,如今前王村真漂亮。四中全会讲得好,乡村振兴劲更旺。基层治理显成效,群众齐夸共产党……”2019年12月29日晚7时许,在河北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前王家村文体广场上,村支委、农民宣讲员王满江朗诵起一首打油诗,引得现场正准备开始健步行的乡亲们拍手叫好。

近年来,桃城区赵家圈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探索出一条乡村有效治理之路,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村美人和的新画卷。

如何让基层组织“硬”起来——党管换届,选贤任能,让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

办好农村事,关键在党。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今年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胡家村干部群众三个月义务整理街道2500多平方米、美化临街墙体2000多平方米、硬化道路600多米,为集体节省开支3万多元。“搁前几年,可不敢想——全村304人,每天有一半村民出义务工。”胡家村67岁的老党员赵四余深有感触。

村民们说,换届选出的村党支部书记有能力、有干劲。村干部事事带头走在前,群众自然跟着干。

胡家村的变化只是赵家圈镇基层党组织变强的一个缩影。

在2018年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赵家圈镇突出党管换届,狠抓“两委”班子选配,首创“六表一报告”(“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村监会成员、各类优秀人才、涉黑涉恶人员统计表和村情选情报告)机制,对每村合适人选反复过筛子,真正选拔热爱党、有激情、有斗志、有责任、有能力的干部治村。通过换届,全镇73个村中有65个村实现支书主任“一人兼”,“两委”正职平均年龄下降近10岁,村干部全部达到高中以上学历……

为激发党员干部活力,赵家圈镇坚持“赛场练兵”,每季度组织一次农村工作擂台赛,推动互比互学、互促提高。各村党支部通过举办“主题党日”,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发证书、戴红花。今年“七一”前夕,村村组织了不限形式、不限人员、不限层次的表彰会,发挥出正向激励作用。

村“两委”换届换出新面孔,也换出了精气神,提升了战斗力。村干部说话、干事,群众听了、跟得紧了,工作变得好开展了——

三天突击、两天扫尾,60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清零;七天七夜,完成人民西路改造提升沿线3万多平方米的拆违任务;为国家及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征收土地近2000亩、管控土地5000多亩,没出现一例群众上访。赵家圈镇一步一个脚印,基层党建硕果盈枝:被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村“两委”换届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被市委、区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何让自治“实”起来——加强阵地建设,推行“三坐班两解决”机制,确保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自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新时代,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分配出现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凸显,其范围包罗到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2016年底,土地流转商拖欠流转费的问题集中出现,赵家圈镇信访量居高不下。镇党委实行机关干部下村坐班制,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不利局面很快扭转。他们的做法为桃城区“三坐班两解决”机制的推广提供了思路。

“三坐班两解决”即:农村“两委”干部全天坐班、乡镇包村干部定期坐班、乡镇领导干部择村坐班,一般问题坐班干部即时解决、复杂问题乡镇党委精准解决。

赵家圈镇在实施“三坐班两解决”过程中,把治理进一步“微化”,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为农村自治提供了保障。

为解决阵地问题,他们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争取上级资金500多万元,35个村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38个村进行了整体提升。

胡家村党支部书记赵彦华说:“俺村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便于干部坐班办公,能让群众轻松办事,党员发挥作用有了阵地,全体村民有了共同的‘家’。”

前王家村有条1500米的水泥路,只有3米宽,车都错不开。今年8月,村党支部书记王占杰坐班时,群众前来提意见。他召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开会,议定将这条路拓宽到5米。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到一个月路就修好了。

推行镇村干部“三坐班两解决”机制以来,赵家圈镇全部重项工作实现了一线推动。镇坐班干部遇事不包办,把决定权交给村里,锻炼了村干部的能力,扩大了村级办事自主权。如今,各村所有重大问题都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坚持提议事项、审议程序、决议结果、实施方案、办理结果“五公开”;党支部、村委会、村代会、村监会、经济合作组织“五架马车”齐头并进,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监督制约。

为保证各村自治不走板、效果好,赵家圈镇着重加强了村监会建设。目前,73个村的村监会已达到门前有牌子、办公有场所、墙上有制度、监督有印章、工作有记录“五有”标准,确保各项村务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

精选图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今日聚焦

一线报道

与法同行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