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制现场:近日,潘建军法官团队在审理两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通过释法明理耐心疏导,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并当庭履行。
近些年,城镇化改革持续推进,物业服务发展迅猛,该领域纠纷也随之日益增多,既有物业公司服务不专业的问题,也有业主认识上存在误区的原因。该类纠纷如不能妥善化解,进而发生破窗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小区无人管理,居住环境恶化现象屡见不鲜。上述两起物业纠纷就是因为房屋建筑及附属设施质量差等开发商遗留问题,业主误将责任归咎于物业公司,从而拒绝缴纳物业费。房屋质量等问题是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与物业服务合同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办案法官为其阐释了法律规定并指明了救济途径,从积极缴纳物业费有助于鼓励物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居住环境的角度进行劝解,打消了当事人的疑惑,促使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履行,做到案结事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图为潘建军法官在调解案件过程中为当事人普法释理
安新法院始终把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全过程,公正司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定纷止争的职能,为持续营造安新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贡献法院智慧。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