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法制现场-法制类综合性门户网站
  •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第一法制现场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视点

南明区全力打造“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助推“强省会”系列报道(二)

2022-07-25 20:33:17  来源:第一法制现场  作者:

南明区花果园双子塔。通讯员 赵松 摄

行走在花果园片区,一栋栋商务楼宇为南明区聚集了更多人气、商气、财气;往来于“一圈两场三改”项目现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居民生活更舒适、更便捷;漫步在南明河畔,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映入眼帘……在南明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城市建设事关城市形象,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南明区坚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南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聚集吸引力、辐射带动力。

规划引领 优化城市空间

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南明区牢固树立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要求,在综合分析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分布,科学划定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进一步提升优化南明区发展空间,为‘强省会’‘强南明’提供有力空间保障。”南明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经费,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多次召开工作专题会,把关划定工作;区自然资源局明确专人在市国土空间规划专班集中办公,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区发改局积极对接市发改委,反馈南明区拟实施的省级重大工程项目有关情况,争取纳入重点项目清单和规划;区工信局向市工信局提供工业项目有关资料,做好工业项目用地保障……

在划定工作中,南明区高度重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与市直相关部门的对接汇报,既确保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应划尽划,又把划定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精准收集各类项目,特别是涉及产业发展、民生和社会福祉的重点项目,在佐证材料收集上做到全面收集和应收尽收,全力保障南明区“十四五”期间及远期项目用地需求。

目前,南明区共收集项目220个,项目用地总面积5755.94万平方米,已形成“三区三线”第一版试划成果。

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南明区还高标准做好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和城市风貌等专项规划,推进南明河两岸、甲秀楼周边、人民大道、花冠路、花溪大道、沙冲路、富源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科学布局区域建设和发展载体,推动各类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打造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高端高效、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都市核心区发展新格局。

产城融合 促进城市发展

宏景科技、明略科技、年硕数联、聚通科技……走进花果园亚太中心,一股浓郁的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栋楼像一个“竖”起来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吸引着多家大数据相关企业落地。

据了解,亚太中心写字楼总面积10万平方米,有124家企业入驻,楼内不仅有华中科技大学ICC平台等大数据项目,也有飞利达科技等总部企业入驻,是南明区楼宇发展的代表。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南明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迸发更大经济活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南明区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按照向“高空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的思路,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持续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培育网红经济和平台经济,推动高端产业业态叠加融合和集聚发展,带动产城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鼓励新建楼宇明确产业定位、存量楼宇提质升级硬件配套,精准精细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率先成立省内首家楼宇经济发展专管机构——南明区楼宇经济促进中心,从政府层面整合楼宇经济发展要素;拟搭建“1+1+N”服务体系架构,为楼宇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商务楼宇等级评定工作,评选出双子塔东塔等5栋商务楼宇,逐步形成“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产业”的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从建设楼宇,到服务楼宇、发展楼宇,南明区都把产业贯穿始终。数据显示,南明区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楼宇(写字楼、公寓、集团用楼、商务用楼)96栋,总建筑面积463.66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8877家、带动就业10.3万余人。其中,经济税收首次达到亿元以上商务楼宇有15栋。

事实上,不止楼宇,“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南明区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南明区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园区建设、旅游提质、环境整治等项目为载体和抓手,不断推进城市更新、产业更新、生态更新,力争实现项目与产业的促进融合。

建管并重 改善城市风貌

太慈桥街道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司法所、养老服务站、消防站等具体项目建设,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花果园农贸市场以社区便民消费中心(邻里中心)为改造标准,正加紧进行改造提升;油榨街道组织群众举行坝坝会,就东宝片区老旧小区如何改造收集意见建议……

眼下,南明区正全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一个个项目相继实施,不仅增进了民生福祉,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也扮靓了城市颜值,让城市形象不断迈上新台阶。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能加强认同度,对外可提高美誉度。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南明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城市风貌、城市形象,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坚持推进城市更新,以“一圈两场三改”、地下管网改造等为抓手,不断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今年,南明区将实施15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拟新增停车位4800余个,提升改造17个农贸市场,启动10个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及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110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铁的手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和南明河流域环境治理,扎实保护阿哈湖城市“绿心”。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树牢“三分建、七分管”理念,下足绣花针功夫,推进老旧小区常治长效;加快打通城市“断头路”,不断完善城市路网,缓解群众“出行难”问题;坚决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运行体系;深入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精选图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今日聚焦

一线报道

与法同行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