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制现场(佘贵巧)近期,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早春蔬菜全面上市,走进坝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在田地间,紧张有序地采摘蔬菜放进保鲜箱内,陆续装车销往各地,坝区一片繁忙景象。
工人采摘茄子
“一个月起码都要2500,加上自家种的,算下来一个月3000左右,年底合作社还有分红,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正在合作社基地务工的黄小仙笑着说。
通过向基地负责人余健了解到,坝区蔬菜产业主要采取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收购、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流转土地入园务工等形式与农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增效、村民增收。
“今年受持续低温天气和连续降雨影响,早春蔬菜虽然晚上市了一两个月,但是市场依然供不应求,目前基地小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等多种品种已大量上市,日采摘量达20余吨,用工需求每日达80人左右,尽管如此,来自周边安顺、贵阳等县市预订的单子都已经排到五月初。
今年来,龙坪镇凭借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主要种植蔬菜500亩,收入总产量预计752.4吨,总产值205.92万元。覆盖和带动坝区农户833户3596人,其中贫困人口422户1768人,农民从产业化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达到2000元。
各类蔬菜相继成熟
蔬菜装箱、装车
蔬菜基地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