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法制现场-法制类综合性门户网站
  •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第一法制现场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与法同行

云南双江石头寨村:“三力”建设好美丽家园

2021-10-29 13:17:50  来源:第一法制现场  作者:

第一法制现场: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布京村委会石头寨自然村是一个以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现有农户37户161人,设1个党支部,有党员15名。202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20万元,人均收入15691元。近年来,石头寨自然村党支部始终发挥引领作用,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三力”建设好美丽家园,吹响建设美丽村庄奋进号角,推动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引领力,创新治理模式

  党员和乡村振兴理事会组织召开群众会,共谋村庄发展大计,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建立了“党支部+理事会+监督员+农户”的环境卫生治理新模式,将37户农户划分为3个环境卫生清扫组,每个组轮流负责打扫环境卫生3天,第一个组清扫,由第二个组选出妇女代表监督检查,第二个组清扫,由第三个组选出妇女代表监督检查,以此类推。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自家房前屋后做到日扫日清,庭院、内务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妇女代表检查过程中对农户存在的脏乱差问题,手机拍照留档并帮助清理,在群众会上曝光,群众的积极性迅速得到转变,讲究卫生的意识显著增强。垃圾统一收集到垃圾桶,安排专人清运处理。家家户户实行牲畜圈养,把鸡圈搬到村庄以外自家山地圈养,保障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常态化。

  1

  激发群众内动力,建设美丽村庄

  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推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激发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主发展、自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携手共建清洁美丽村庄。2019年8月以来,男女老少齐上阵,连续数月自发出动义务工10000多个,就地取材,备沙备石,修建道路3公里,沟渠2公里;每户农户在庭院种植花卉20盆以上,每人捐花5盆以上,美化村庄,累计种植虎头兰、三角梅、紫薇等本地花卉20000余株。深入推进厕所革命,37户农户率先在全县实现了卫生户厕全覆盖,成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

  2

  乡上补助的3000元活动经费,石头寨群众没舍得用于其他开支,而是购买了6吨水泥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缺少垃圾桶,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集体资金1600元购买油桶自制垃圾桶20个;缺少花,发动群众到有花的单位、村商量,剪枝条扦插;村内道路不通畅,2户农户主动让出宅居地,打通串户路,方便群众出行……群众建设美丽村庄的热情得到空前激发。

  发挥群众创造力,提升村庄品味

  党支部和理事会积极谋划,结合石头寨佤文化、石头文化、自然风光及产业特点,在抓好甘蔗、玉米、咖啡、坚果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提升村庄品味,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村庄石面上和公共区域,集群众智慧勾勒本土的民族文化,装扮村庄。建成佤文化石头长廊1.2公里、小桥流水景40米、茅草休闲亭1间。

  共谋发展的过程中,争取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108万元,建成应急避难场所500平方米、石板路1250平方米、旅游公厕1间、旅游标识牌1个,完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1项,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户10户。人居环境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石头寨自然村已成为全县“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领跑者、榜样村,目前,到此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达5000余人次,让参观者学有样板、看有典型、做有示范。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石头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巩固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编织幸福美好的生活。

精选图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今日聚焦

一线报道

与法同行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