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法制现场-法制类综合性门户网站
  •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第一法制现场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富民县公安局“三心”聚力推进公安法治建设能力现代化

2023-09-19 17:05:02  来源:第一法制现场  作者:
第一法制现场:近年来,富民县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公安建设“排头兵”目标,抓“核心”引领、“中心”推动、“重心”发力,持续推进公安法建设能力现代化,实现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县公安局先后创建成昆明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3个所队创建为全省、全市公安机关基层执法示范单位;2022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建设考评排名第二名,2023年市公安局行政案件执法考评中连续多次排名第一、24个案件被评为百分案件。

一、抓“核心”引领,“四个到位”强化统筹推进。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把法治公安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安排,发挥党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四个到位”强化整体统筹推进。一是“头雁阵地”引领到位。局党委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健全完善重要情况掌握、重大案件讨论、重要决定执行等工作制度,每年带头研究制定县局执法监督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细化责任清单,加强跟踪督导问效,形成党委、班子成员头雁引领示范效应,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始终沿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前进。今年来,先后4次召开执法重点工作会部署安排年度法治公安建设工作,2次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重大疑难案件。二是“上下联动”责任到位。建立执法监督管理层级责任制,厘清执法监督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局领导、部门领导、民警辅警和业务警种、派出所执法责任。建立“共性+个性+奖罚”的执法问题评估整改机制,在精准施策中把盲点找全、痛点找准、难点找实,在精准晾晒中抓实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流程源头防范,推动形成县局、警种部门、民警辅警同心同向抓法治公安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内外兼修”协同到位。精准把握法治精神实质内涵,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重视支持,提请县“两办”审定印发《富民县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从党委政府层面高位推动法治公安建设。主动加强与政委、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等政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法治公安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情况、研究会商、座谈交流,今年来召开政法联席会议2次,推动形成共识、凝聚合力,群策群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四是“靶向指引”落实到位。每年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挂牌整治活动,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多发高发问题梳理形成整治清单,组织各部门持续开展靶向、系统整治。通过智慧法治平台+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智能+人工”的方式定期梳理分析执法突出问题,实行分类归档、跟踪整改、巡查回看、巩固提升监管模式,靶向用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二、抓“中心”推动,“精耕细作”提升监督水平。理清警种职能职责,优化整合警务资源,以法制大队、刑侦大队、警务保障室为基础构建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执法办案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推动健全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执法监督管理水平。一是分片挂包强化点对点指导。以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和7个派出所案管室实体化运行为依托,推行法制员分片挂包监督模式,法制大队5名法制民警分片挂包15个执法办案部门,定岗定责“点对点”督促指导挂包部门分管领导、责任民警抓实“日常监督+专项整顿”。二是科技赋强化智慧化监管。推进县局执法办案中心和派出所办案区智能化升级改造,建成执法音视频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一线执法办案民警100%配备4G执法记录,强力推进接处警100%音视频记录、案件办理100%进办案场所,运用智能辅助取证系统人脸识别、执法视音频全流程跟踪记录等信息手段实现执法全流程记录,以执法信息化倒逼执法规范化,单人讯问、辅警制作笔录、执法流程无记录等执法痼疾100%杜绝。三是闭合管理实现全流程监督。做精做实执法监督管理中心,紧盯“警情、案件、人员、场所、案卷、物品”执法六要素,落实“一天一审、一警一查、一问一改、一改一巡、一审一关”“十个一”要求,推行“每日巡查+即时通报+跟踪整改+二次复查”监督模式,形成发现、提醒、通报、整改、复查闭环式管理,实现平台预警信息100%整改、问题隐患动态清零,有效促进执法质量不断提升。四是警检协作促进精细化监督。主动与县检察院加强协作配合,在原有警检协作机制基础上出台《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运行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实现法制民警和检察官进驻执法办案中心“协作办”常态联合值守,强化警检协作联动精准把控执法办案要素、环节,助推刑事执法与检察监督紧密衔接。近五年来,县局刑事案件批捕率均达90%以上,无行政败诉、国家赔偿或法院判决无罪情形发生。

三、抓“重心”发力,“强基固本”夯实执法根基。坚持执法为民理念,树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鲜明导向,牢牢把握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紧盯执法民警“绝大多数”,在强化法治思维和执法能力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夯实规范执法根基。一是“固本强基”,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在县局党员活动室、执法办案中心和各派出所搭建法治文化阵地,建立民警辅警执法执勤定期教育培训制度,推行所队领导主办案件考评制度,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推动民辅警在学习实践中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履职能力。1名民警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3名民警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案件评查技能竞赛中,县局荣获团体一等奖,1名民警荣获个人单项一等奖,1名民警荣获个人单项三等奖和个人综合奖三等奖。二是“制度指引”,强化执法服务供给。从实战角度出发,结合案件考评发现的执法问题和执法难点,从接处警、受立案、证据收集、涉案财物管理、流程审批、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等环节入手,梳理、编发一批指导性案例,制定“场景化、菜单式”的执法指引和操作规程40余项,指导基层一线规范执法办案,高效赋能基层实战。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定期联合法律顾问开展案件研讨,邀请参与案件评查,为基层一线执法实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供给。三是“服务为本”,拓展创优为民执法。深入推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出台《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规范办理涉企案件工作措施》,织严执法精细网、织密涉企防范网,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全面铺开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严格执行4类轻微交通违法口头教育、20类不记分交通违法首违警告制度,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深入民心、深得民意,执法满意度逐年上升。四是“培树标杆”,激发争先进位动力。建立执法示范单位培养选树制度,每年开展优秀法制员评选、案管室建设成效示范点和执法示范单位选树活动,落实民警执法办案正负评价机制,对一线执法部门执法质量情况进行考评,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应用。近三年来,2名民警获全市公安机关“十佳法制员”表彰,3个基层队所被省市级公安机关评为规范执法示范单位。
精选图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今日聚焦

一线报道

与法同行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