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制现场【田旭】“感谢法官主持公道,化解了我们两家矛盾。其实大家都是邻里乡亲,平时也没有什么过节,当时真不应该一时冲动动了手。”
近日,临江市人民法院有效化解了一起因参地道路通行问题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中的民事纠纷。该案当事人双方系邻居,被告人父亲与被害人因参地道路通行问题发生争执,被告人听到争吵后,与被害人发生肢体冲突,致使被害人轻伤。立案后,承办法官通过认真阅卷发现,双方为几十年的老邻居,此前也并无任何纠纷,被害人一方也不想矛盾继续扩大,但因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双方情绪激动,造成现在的后果。
承办法官考虑到两家矛盾如不能在最终审理阶段及时解决,他们的邻里关系很可能持续恶化。为最大限度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承办法官在连夜参加完“紧急备菜支援白山”的抗疫任务后,便赶回院里组织当事人双方“面对面”交流,以便高效沟通、解决问题。承办法官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一方面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升级。经过法官多番倾力调解,双方最终达成民事部分和解,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17.5万元,被害人对被告人充分谅解,将民事部分撤诉。
该起案件,是临江市人民法院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体现,是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诠释,有效实现了案件处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