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制现场(张海波 罗云芬)凤庆县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组织成立小分队,进村入户进行精准摸排,“点对点”宣传就业帮扶政策,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多举措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高质量、高收入方向发展。
成立由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县妇联、农村商业银行、团县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就业中心业务负责人组成的2个入户小分队,深入各乡(镇)进行入户大走访,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扎扎实实做优做稳就业促增收工作,确保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走访全覆盖,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入户小分队为首,集中乡村振兴工作队、基层干部、村组干部、农村劳动力信息员、农村劳务经纪人等力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定期开展务工收入情况调查,摸清在建筑业、餐饮业等低收入行业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在县内、县外省内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和打零工等务工周期低于6个月的农民工群体,以及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务工收入、务工时间等情况,形成农村劳动力务工收入清单,做到务工收入底数清、就业状况明、排查信息准。
聚焦脱贫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强化就业帮扶措施,配套政策服务,抓住各乡(镇)街天、定期进村入户等有利时机,依托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开展就业帮扶政策大宣传,精准到户到人,优先推送岗位、优先组织转移、优先提供保障,帮助农民群众算好省外转移就业账、省内转移就业账、就近就地就业收入账,宣传省外务工、省内县外务工成功事例和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群众,激发农村劳动力克服自身困难转移至省外或省内县外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