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法制现场-法制类综合性门户网站
  •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第一法制现场

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公益

格尔木市人民法院“编外法官”用诚心、耐心、真心搭建与民连心桥

2021-10-23 08:51:36  来源:第一法制现场  作者:

在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朴实无华,恪尽职守;他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他们秉承着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倾心的付出、倾力的调解, 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化怨言、帮邻里添和谐,用调解为群众搭建起一座连心桥,构筑起一堵和谐墙。他们就是特邀人民调解员。截止日前,共计向特邀调解员委派案件1390件,调解成功560件,调解成功率达42.29%.特邀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率及时履行率成绩显著,最终实现“定纷止争、以和为贵、案结事了,事了人和”。

用真心换理解

基层法庭面对的纠纷都是群众的家长里短,特邀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工作通常都要面对调处矛盾纠纷,调解处理不好或者不及时,都有可能引发矛盾激化,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面对那些或家长里短、或棘手难缠的案子,特邀人民调解员用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方法,展现闪耀天平般的公平正义,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平安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为基层稳定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日,当事人马某将一面印有“热心为民排忧解难,全力维护一方稳定”的锦旗送到格尔木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手中,这一面鲜艳的锦旗,代表着人民群众对格尔木市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制度的高度认可。当事人马某向法院提出诉前调解申请时称: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已长达五年之久,且双方又是亲戚关系,期间请求家族中的长辈及村委会主任进行过多次调解,但都于事无补,无法从源头化解矛盾。当事人的这些陈述无疑让大家觉得此案特殊且调解难度大,但特邀人民调解员冶庭华接到此案的委派后,耐心聆听完当事人产生纠纷的缘由,秉持着既要维持好双方之间的亲戚情谊又要有效化解纠纷的原则开展调解,一方面反复以情打动,向双方提出尽量以和为贵、互谅互让,维系好双方之间的亲情;另一方面数次推理说明,让被告拿出应有的诚意,给出具体履行方案。最终,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将此纠纷彻底化解,事后双方也在调解室握手言和、冰释前嫌,恢复了昔日的深情厚谊。

“法理情交融”的诉前调解模式,不仅能有效处理纠纷,更能让调解更有温度。不仅使调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变得更加“走心”,调解员们在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法官的专业指导下,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有温度地化解各类纠纷,增强了群众对司法人员的信任感与依赖感。今后,格尔木市人民法院也将大力推广此种诉前调解模式,以提升各类纠纷的调解成功率,彰显司法温度。

用耐心促感化

近日,我院特邀调解员成功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营造和谐格尔木的氛围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案中被告单位拖欠原告近五万多元水果款,原告前后催要期限长达三年,但被告单位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付,被告单位法定代表人于2020年因涉嫌犯罪被判刑,因此原告索要拖欠水果款变得更加无望,无奈之下向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调解申请。

特邀调解员冶庭华在双方当事人到达调解室后,分别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从情理和法理的角度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劝说,并向被告代理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于法、示之以利害,希望其早日返还拖欠原告的水果款,最终在调解员的悉心调解与劝导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代理人在签字确认协议后当场一次性返还原告水果款。至此,该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均对调解员的耐心调解表示由衷感谢。

用诚心促和谐

特邀人民调解员一直秉承着让双方当事人都认为公平合理,信服于调解结果这才是调解的成功的理念,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明确思路、分析利弊,努力缩短当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根本上消除双方积怨,从而获得一份双方都满意的、立足于法的、公平公正的调解方案,达到彻底解决矛盾的目的。

6月中旬格尔木市法院立案窗口接待了当事人张某,张某称,马某等37人分别与其经营的某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公司摊位用于畜产品煤炭等旧货经营。后因市政建设需要,2018年旧货市场进行拆迁,但当时仅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土地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公司依然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权。马某等37人也一直在公司土地上摆摊经营,却以拆迁为名拖欠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的租赁费拒不支付。双方为此发生矛盾,经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多次调解无果,故希望通过法院诉讼解决问题。因此张某认为该案调解无望,不愿意接受调解。格尔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仔细了解案情后,考虑到该案涉及人数众多,双方矛盾积怨较大,遂建议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让老百姓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尽可能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随即耐心向张某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征得张某同意后,由季海青创新工作室法官牵头指导,将案件委派给马明虎、冶庭华两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马明虎、冶庭华两名特邀人民调解员接受委派后,立即开展前期调查工作,分批次与马某等37人进行面对面的调解,仔细了解矛盾纠纷,深入分析矛盾根源。期间,季海青创新工作室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共同召开案件分析会议,及时沟通案件进展情况,共同梳理法律关系,研究解决方案。法官和人民调解员(调解组织)相互配合,法官从法律角度为当事人释法明理,调解员从情理角度为当事人晓之以理,共同促进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最终,张某与马某等36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租金支付义务,剩余1户仍在协调当中,36件纠纷得到全部有效化解,真正达到案件事了的效果。

精选图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今日聚焦

一线报道

与法同行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