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清零已扫尾,各个地区县市都有非常大的进步,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当然也有部分地方有遗漏问题存在。
案列:山西安泽县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2019年11月22日,玉和泰煤业正作业忙碌,拉矸石的车辆来来往往,同时也吸引了作者的注意,跟随矸石车辆找到了玉和泰的大型矸石场,大吃一惊,现在还有这样的场景。这个矸石场地简陋,任何措施都没有,就连最基本的防洪渠也是可有可无,更别说实施其它措施了。
在2019年10月30日,山西临汾环保公众号发布《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生态美城 ——安泽县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综述》文中提到:近年来,安泽县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实施经济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推动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护安泽的青山绿水。
压实责任 强化攻坚态势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县8万人民的强烈愿望。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在全县召开的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推进大会上,安泽县委书记李强明确表态。
安泽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晨伟也表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为全县的环保理念,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说干就干。安泽县紧盯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的红线,以铁的担当、铁的作风统筹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水体环境提标、土壤环境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生态治理八大工程,在全县上下掀起了环境综合治理风暴。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调查研究,在清洁取暖改造、散煤管控、企业退出、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上稳扎稳打,保时间、保进度推进工作;各级职能、行业部门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责任,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理念,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积极引导企业落实治理主体责任,使企业从“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在抓生态环保工作上真正紧起来、动起来、细起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治理水平。
重点管控 持续奋力攻坚
大气污染是安泽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安泽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优良天数比例为56.4%,没有完成二级以上天数达70%的要求。全县上下直面问题,认清形势,切实强化“冬病夏治”的意识,想尽一切办法把生态环境攻坚各项任务往实做、往前赶,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工业企业治理方面,不断提高对工业企业监督、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对前期已经实施的深度治理工作开展“回头看”,对未按期完成深度治理或完成治理但不能稳定达标的洗煤、混凝土搅拌等企业坚决实施停产整治;加快推进全县范围内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高标准完成2家焦化企业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工业排放。
散煤治理方面,坚持“冬病夏治”,提前谋划、未雨绸缪,在秋冬季用煤高峰期之前提前入手,出真招、出实招,全力实现“禁煤区”无煤化,“禁燃区”燃料清洁化,着力解决秋冬季散煤污染突出问题。同时,相关部门集中力量,着力将今年已明确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扬尘污染管控方面,县住建局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对施工工地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将城市大清洗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机扫车辆和喷雾车辆作用,增加机扫频次和范围,延长喷雾时间,确保县城主干道路清洁;持续强化对县城建成区裸露地面、破损路面实施硬化修复和绿化保洁力度;各乡镇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路长制”工作各项要求,保障路域及沿线环境干净整洁;交通、交警、公路等部门加强对来往运输车辆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严禁未按照规定覆盖的运输车辆上路行驶。
柴油车(机)污染治理方面,加强联动、协调配合,深入开展柴油车(机)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坚持统筹“车、油、路”治理,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开展对用车大户的抽查抽检工作;交通部门负责加严加密路查路检,确保上路车辆清洁运输;住建部门负责加强施工工地运输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开展油品和尿素质量抽检工作;工信部门负责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
安泽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加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全力打赢全县的蓝天保卫战。
精准治理 狠抓任务落实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贵在精准、难在精准,特别是对于安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结构,要落实好攻坚任务,必须要在精准治理上下功夫。
土壤、固废也是容易引起各类环境污染的风险隐患点,安泽县坚持点面结合,突出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土壤、固废、扬尘管控等工作。严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强焦化、垃圾填埋等重点风险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专项排查,推进全县重点产废企业备用固废贮(堆)存场建设;加快建立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数据库,扎实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全力恢复植被生态环境。
凡本网注明出处非(第一法治现场)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